關注!農業農村部通報:2020年國家水生動物疫病監測和調查結果
發佈時間:
2021-08-18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漁業廳(局、委),計劃單列市漁業主管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爲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工作部署,及時掌握我國重要水生動物疫病情況,做好水生動物疫病風險預警和防控,避免發生區域性重大水生動物疫情,保障水產品安全有效供給,2020年,我部組織對國家重要水生動物疫病進行了專項監測和調查。現將相關情況通報如下。
關於2020年國家水生動物疫病監測和調查結果的通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漁業廳(局、委),計劃單列市漁業主管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爲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工作部署,及時掌握我國重要水生動物疫病情況,做好水生動物疫病風險預警和防控,避免發生區域性重大水生動物疫情,保障水產品安全有效供給,2020年,我部組織對國家重要水生動物疫病進行了專項監測和調查。現將相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監測和調查概況
2020年對鯉春病毒血症、草魚出血病、錦鯉皰疹病毒病、鯽造血器官壞死病、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病毒性神經壞死病、白斑綜合徵、傳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壞死病、鯉浮腫病等9種疫病進行了專項監測,對蝦虹彩病毒病、蝦肝腸胞蟲病、急性肝胰腺壞死病和傳染性胰臟壞死病等4種疫病進行了調查。監測和調查範圍覆蓋全國29個省份,樣品4306個,其中陽性樣品378個,陰性樣品3928個,平均陽性樣品檢出率爲8.8%,比2019年下降0.9個百分點,陰性養殖場見附件。
在魚類疫病中,草魚出血病陽性樣品檢出率最高,爲15.7%,其中吉林、上海、安徽、江西、山東、湖北、廣東、廣西等8個省份檢出陽性樣品;病毒性神經壞死病陽性樣品檢出率次之,爲12.3%,其中浙江、廣東、廣西、海南等4個省份檢出陽性樣品。
在蝦類疫病中,蝦肝腸胞蟲病陽性樣品檢出率最高,爲14.7%,其中河北、遼寧、浙江、廣東、海南等5個省份檢出陽性樣品;白斑綜合徵陽性樣品檢出率次之,爲12.6%,其中河北、遼寧、江蘇、安徽、江西、湖北、廣東、廣西等8個省份檢出陽性樣品。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各參與省份對2020年專項監測和調查工作高度重視,根據我部有關要求,組織力量對檢出陽性樣品的養殖場進行有效的後續處理,避免了病原擴散和疫情暴發,有力保障了水產養殖生物安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地區監測點的設置連續性不足,樣品採集、運輸、檢測等工作還不夠規範,監測信息的上傳還不夠及時、準確。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加強省級水生動物疫病監測管理。各省份在實施好國家水生動物疫病監測的基礎上,要結合本轄區水產養殖實際情況、水生動物疫病流行特點等因素,認真開展省級水生動物疫病監測,做到重點苗種生產單位全覆蓋,確保監測點數量和連續性符合檢疫工作要求,並及時將省級監測信息規範、準確上傳至國家水生動物疫病監測信息管理系統。
(二)加強水生動物疫病監測結果應用。各省份要及時掌握本轄區專項監測結果,擴大相關監測數據應用範圍,系統推進疫病防控工作。要對陽性養殖場開展持續跟蹤監測,指導養殖場加強生物安全管理,有效控制疫病暴發和傳播。要積極推動疫病監測數據和水產苗種產地檢疫、水產苗種生產管理相結合,將檢疫電子出證系統進行信息共享,爲實施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制度提供有力支撐。
(三)加強水生動物防疫系統實驗室能力建設。各省份要組織本轄區實驗室積極參與全國水生動物防疫體系實驗室能力驗證,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實驗室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CNAS),加強技術人員培訓,不斷提升實驗室檢測能力,確保檢測數據的合法性、科學性和準確性,爲水生動物防疫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本文來源: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資訊

健康高效水產業,放心美味中國魚